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结肠癌

结肠癌晚期靶向治疗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肠癌晚期靶向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结肠癌晚期靶向治疗可以显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EGFR靶点药物、VEGF靶点药物以及基因突变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同时辅以化疗、饮食调整和心理支持。
1、EGFR靶点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活跃是结肠癌发展的关键。对于无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当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精准选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VEGF靶点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了肿瘤的血管生成,使癌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贝伐单抗是常见的VEGF靶向药,它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切断肿瘤供养的“生命线”,通常与化疗联用以增强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此类药物使用期间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3、基因突变相关靶向药物
部分结肠癌晚期患者可能伴随BRAF突变或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对BRAF突变患者,恩可拉非尼联合其他药物可能提供治疗突破;而对于MSI-H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帮助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基因检测是实现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关注全面的综合治疗策略。合理的饮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例如多摄取高纤维食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减少因长期治疗带来的疲劳。心理支持与家庭陪伴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
靶向治疗为结肠癌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需根据具体病情精准用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全面的治疗策略,患者有望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结肠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结肠癌术后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少刺激,以促进身体恢复。术后饮食应分阶段调整,初期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1、术后初期:术后1-3天内,患者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清汤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对肠道造成负担,同时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水分和少量营养。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2、过渡期饮食:术后4-7天,可逐渐尝试半流质食物,如稀粥、蒸蛋、豆腐脑等。这些食物含有更多营养,但仍需保持易消化的特点。注意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减轻肠道压力。 3、恢复期饮食:术后1-2周,可逐渐过渡到软食,如煮烂的面条、蒸鱼、蔬菜泥等。此时仍需避免油炸、辛辣、坚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肠道造成刺激。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 4、长期饮食调整:术后恢复期结束后,应继续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肠道负担。 5、特殊注意事项:术后患者应避免食用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状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 结肠癌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原则,分阶段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术后恢复期可结合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定期复查,监测身体状况,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