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颌下腺肿大是什么原因呢?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颌下腺肿大是什么原因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颌下腺肿大可能由颌下腺炎、涎石症、流行性腮腺炎、颌下腺囊肿、颌下腺肿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进食后加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颌下腺炎

颌下腺炎多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腺体导管阻塞引发炎症,常见症状为单侧颌下区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促进分泌物排出。急性期需避免酸性食物刺激腺体分泌。

2、涎石症

涎石症是颌下腺导管内形成钙化结石阻塞唾液排出所致,典型表现为进食时腺体胀痛加剧。可通过超声或CT确诊,较小结石可尝试促唾液分泌药物如毛果芸香碱片配合按摩排出,较大结石需行涎腺内镜取石术或导管切开术。

3、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累及双侧颌下腺,表现为耳垂周围肿胀、咀嚼疼痛。确诊后需隔离治疗,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儿童患者需警惕睾丸炎或卵巢炎等并发症。

4、颌下腺囊肿

颌下腺导管发育异常或外伤后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触诊有弹性感且生长缓慢。超声检查可明确囊肿性质,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防止感染。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面。

5、颌下腺肿瘤

包括良性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腺样囊性癌等,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能伴随面神经麻痹。需通过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良性肿瘤行腺体切除术,恶性肿瘤需扩大切除并配合放疗。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避免过硬或过酸食物刺激腺体。出现持续肿大超过1周、伴随发热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诊。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导管异常,40岁以上人群发现无痛性肿块应排除肿瘤可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智齿冠周炎能流人吗?

智齿冠周炎一般不会直接传染给他人。智齿冠周炎是智齿周围软组织的炎症,通常由局部细菌感染引起,不具有传染性。

智齿冠周炎的发生主要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有关,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在牙龈瓣下堆积,引发感染。常见症状包括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可能伴随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炎症局限在口腔局部,不会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给他人。日常共用餐具、接吻等行为通常不会造成传染,但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其他口腔疾病。

极少数情况下,若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且存在开放性创口,细菌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引发全身感染,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以局部冲洗、消炎为主,必要时需拔除智齿。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检查可有效预防智齿冠周炎的发生。

智齿冠周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饭后及时漱口,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智齿区域。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炎症扩散。健康人群无须过度担心被传染,但建议避免与患者共用牙刷等直接接触口腔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