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脉络膜脱离使用激素治疗主要与其抗炎、减少渗出和促进液体吸收的作用有关。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从而帮助脉络膜复位。
1. 抗炎作用
脉络膜脱离常伴随葡萄膜炎等炎症反应,激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释放,减轻脉络膜血管扩张和炎性渗出。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 降低血管通透性
激素可稳定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减少血浆蛋白和液体外渗,缓解脉络膜上腔积液。这种情况多见于外伤或术后,可能伴随眼压降低、视力模糊等症状。
3. 促进液体吸收
激素通过调节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渗透压梯度,加速脱离腔隙内积液的吸收。长期脱离可能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需配合使用卵磷脂络合碘片等促进代谢药物。
4. 免疫调节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引发的脉络膜脱离,激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阻断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变化。
5. 防止纤维化
慢性脉络膜脱离可能引发纤维蛋白渗出和机化,激素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后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风险。需联合使用吲哚美辛肠溶片等抗增殖药物。
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定期复查眼压及眼底情况。若出现激素性青光眼或白内障等副作用,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