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男性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前列腺术后损伤、肥胖、慢性咳嗽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可降低膀胱刺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能减轻腹压。超重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盆底肌负担。建议戒烟,因长期咳嗽可能加剧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
2、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通过重复收缩肛门和尿道周围肌肉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训练3组,每组10-15次收缩,持续6-12周可见效。生物反馈治疗可辅助患者掌握正确发力方式。
3、药物治疗
盐酸米多君片可增加尿道闭合压,适用于轻中度患者。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可改善前列腺增生合并的尿失禁,需注意直立性低血压风险。
4、物理治疗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极激活盆底神经肌肉。磁刺激利用脉冲磁场非侵入性增强肌力,每周2-3次,疗程6-8周。两者均适用于不耐受手术或药物副作用明显的患者。
5、手术治疗
尿道中段悬吊术将合成吊带置于尿道中部提供支撑。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适用于重度患者,通过可调节套囊控制排尿。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应记录排尿日记监测进展,选择透气吸水内裤保持会阴干燥。避免长期憋尿,饮水控制在每日1.5-2升,分次少量饮用。合并糖尿病或神经系统疾病者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血尿、反复尿路感染应及时就诊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