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花生没有炒熟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主要与黄曲霉毒素污染或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有关。未充分加热的花生可能携带黄曲霉毒素或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黄曲霉毒素是花生霉变后产生的强致癌物,耐高温且不易被普通烹饪破坏。未炒熟的花生若储存不当,霉变风险增加,毒素可损伤肝脏并引发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胃肠不适,重度可能出现黄疸、肝区疼痛。新鲜花生在潮湿环境中存放超过两天,霉变概率显著上升。
生花生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会干扰蛋白质分解,大量食用未熟花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该物质在100℃以上持续加热15分钟可被破坏,但快速翻炒或低温烘烤可能无法完全灭活。儿童或胃肠功能较弱者更易出现不适反应。
建议购买干燥无霉斑的花生,烹饪前剔除变色皱缩的颗粒。采用160℃以上油温炸制或烤箱180℃烘烤20分钟,确保中心温度达到100℃。若食用后出现持续呕吐或血便,需立即就医进行毒物检测与护肝治疗。日常储存花生应密封避光,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敌敌畏闻着可能会中毒,但短时间低浓度接触通常不会引起严重中毒。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其挥发气体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高浓度吸入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敌敌畏挥发性较强,若在密闭空间内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气体,可能出现头晕、恶心、流泪等轻微症状。这种情况下及时脱离污染环境,症状多可自行缓解。但若接触者本身存在呼吸道疾病或过敏体质,低浓度暴露也可能诱发咳嗽、胸闷等不适。
当大量吸入敌敌畏蒸气时,有机磷化合物会迅速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大量堆积。患者可能在数分钟内出现瞳孔缩小、大汗淋漓、肌肉震颤等典型中毒表现,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送医,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氯解磷定注射液等特效解毒剂。
日常接触敌敌畏时应做好防护,避免在未通风环境使用。储存时应密封放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若不慎吸入出现不适,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冲洗暴露皮肤。出现呕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就医时需向医生说明接触的农药名称和接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