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一次口对口呼吸时间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次口对口呼吸时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一次口对口呼吸时间通常为1秒,吹气量约500-600毫升,确保胸部有可见的起伏。正确的口对口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需注意操作规范。
1、口对口呼吸的操作步骤
口对口呼吸是急救中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适用于呼吸骤停的患者。操作时,首先确保患者仰卧,头部后仰,保持气道通畅。施救者用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托起下巴,深吸一口气后,用嘴唇完全包住患者的口部,均匀吹气1秒,观察胸部是否抬起。吹气后松开鼻子,让患者自然呼气。重复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2、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量过大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增加误吸风险。吹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效果,1秒是最佳时间。施救者应确保自身安全,必要时使用防护屏障,如呼吸面膜,以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患者有外伤或疑似颈椎损伤,应避免过度后仰头部,可采用抬下巴的方法保持气道通畅。
3、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婴儿和儿童,口对口呼吸的操作略有不同。婴儿可采用口对口鼻的方法,吹气量约为30-50毫升,时间缩短至0.5秒。儿童吹气量约为300-400毫升,时间仍为1秒。如果患者口腔有异物或严重外伤,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采用胸外按压配合人工呼吸设备,如气囊面罩,以确保有效通气。
4、急救中的配合
口对口呼吸通常与胸外按压配合使用,比例为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施救者需持续监测患者反应,如出现自主呼吸或脉搏恢复,应立即停止操作。如果患者无反应,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一次口对口呼吸时间虽短,但操作规范直接影响急救效果。掌握正确方法,注意细节,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急救技能的普及和定期培训至关重要,建议公众积极参与相关课程,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

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是一种通过支气管镜将冷冻探头送至病变部位,利用极低温使组织坏死脱落的微创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气道内良恶性肿瘤、肉芽肿等病变的局部治疗。

1、治疗原理:

通过液氮或二氧化碳等制冷剂产生零下70℃以下的低温,使细胞内外冰晶形成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后续通过纤毛运动或咳嗽排出坏死组织。

2、适应症:

适用于气道内可见的良性肿瘤、早期中央型肺癌、癌前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对出血风险高的血管瘤尤为适用。

3、操作过程:

在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导入冷冻探头,直接接触病灶或保持1-2毫米距离进行冻融循环,每次冷冻持续20-90秒,重复进行2-4个周期。

4、优势特点:

相比电灼或激光治疗更不易损伤气道软骨,止血效果好,可精确控制冷冻范围,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术后需禁食2小时观察出血情况,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支气管镜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咯血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