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怀疑哮喘通常需要做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过敏原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哮喘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反复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需结合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诊断。
1、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核心项目,通过测定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等指标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典型哮喘患者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后肺功能改善明显。该检查无创且重复性好,但需患者配合呼吸动作,儿童或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能需多次尝试。
2、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吸入乙酰甲胆碱等刺激物诱发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肺功能正常但临床高度怀疑哮喘的情况。阳性结果表现为气道阻力显著增加,但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在配备急救设备的医疗场所进行。近期呼吸道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3、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可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水平,数值升高提示激素敏感性哮喘可能性大。该检查操作简便,结果不受患者用力程度影响,适合儿童及重症患者。但需注意,数值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哮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明确诱发哮喘的过敏因素。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是常见致敏原,阳性结果可指导环境干预和脱敏治疗。检测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体质者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
5、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气胸等。典型哮喘患者胸片多无异常,但重症发作时可出现肺过度充气表现。该检查辐射量较低,但孕妇应谨慎选择,必要时可采用铅防护措施。
确诊哮喘后需长期规范治疗,日常应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家中定期清洁减少尘螨滋生。建议记录症状日记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药物,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适当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喘息。若出现夜间憋醒、说话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