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水痘被抓破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避免搔抓、观察全身症状等方式处理。水痘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1、局部消毒:家长需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破损皮肤,每日重复进行2-3次,避免使用酒精刺激创面。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外用药物:破损处可涂抹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若出现脓性分泌物,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评估。
3、避免搔抓:给孩子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家长需保持患儿衣物清洁,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材质。
4、全身观察:若出现发热不退、皮肤红肿扩散等症状,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严重者可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
患病期间建议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避免食用海鲜等发物。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接触肺结核患者存在传染风险,但概率受接触时间、患者传染性、防护措施、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
1、接触时间与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保持通风环境并减少密切接触。
2、传染性强弱痰涂片阳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而肺外结核或菌阴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3、防护措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可降低90%以上感染风险,接触后需用75%酒精进行手部消毒。
4、免疫状态糖尿病、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被传染,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接触后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密切接触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日常注意加强营养和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