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髌骨脱位手术后复发可通过康复训练、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关节镜手术、截骨矫形等方式处理。髌骨脱位术后复发通常与肌肉力量不足、关节结构异常、康复不当、创伤、遗传等因素有关。
1、康复训练
术后复发可能与股四头肌肌力薄弱有关,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重点强化股内侧肌,采用直腿抬高、静蹲等动作,配合平衡训练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初期可使用弹力带辅助,避免剧烈跳跃动作。
2、支具固定
定制可调式髌骨稳定支具可限制髌骨外移,适用于轻度复发病例。支具需全天佩戴6-8周,配合冰敷缓解肿胀。选择开放式髌骨设计支具更利于维持正确轨迹,夜间可改用弹性绑带保持轻度加压。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疼痛,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若存在关节积液,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功能。药物需与物理治疗同步进行,不可长期依赖止痛药。
4、关节镜手术
对于反复脱位伴关节软骨损伤者,可采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该术式通过自体肌腱移植增强内侧稳定性,同期处理软骨缺损。术后需严格制动4周,逐步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5、截骨矫形
严重胫骨结节外移或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者,需行胫骨结节内移截骨术或滑车成形术。这类手术矫正骨骼力线异常,术后需石膏固定6周,配合渐进负重训练。术前需通过CT三维重建精确评估骨骼畸形程度。
术后复发患者应避免盘腿、深蹲等危险动作,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更适合康复期,日常行走建议使用手杖分担压力。定期复查评估髌骨轨迹,若出现关节交锁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影像学检查。康复期间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与抗凝药物错开服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