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不属于高血脂,但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脂通常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异常的一种独立类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主要功能是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其偏低可能与遗传因素、缺乏运动、吸烟、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长期偏低可能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加速动脉硬化进程,但不会直接诊断为高血脂。
少数情况下,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低α-脂蛋白血症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这类患者即使其他血脂指标正常,仍需警惕心血管风险。部分慢性疾病、炎症状态或药物影响也可能造成该指标异常降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建议通过规律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等方式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若合并其他血脂异常或心血管高危因素,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定期监测血脂谱变化,避免盲目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