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早搏可能会引起心跳加快,但并非所有早搏都会导致这一症状。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出现的提前搏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早搏发生时,部分患者会感受到心跳突然加快或漏跳感,这是由于心脏电信号异常导致心室或心房提前收缩。这种异常搏动可能触发短暂的心率上升,尤其在频繁早搏时更为明显。早搏后常伴随代偿性间歇,可能让患者误认为心跳加快。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电解质紊乱等生理因素可能诱发早搏并加重心悸症状。
部分早搏患者可能无明显心跳加快,仅表现为胸闷或头晕。病理性早搏如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出现持续心动过速,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心肌缺血、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的早搏更易伴随心率异常波动。
建议早搏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性饮食,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若频繁出现心跳加快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早搏性质与病因。
肺主动脉栓塞属于危急重症,可能危及生命。肺主动脉栓塞通常由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引起,主要表现有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猝死。
肺主动脉栓塞的危险程度与血栓大小、阻塞部位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相关。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被大块血栓阻塞时,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右心负荷加重,可能迅速引发右心衰竭。同时左心回心血量骤减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发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部分患者因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出现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心室颤动导致猝死。合并慢性心肺疾病、恶性肿瘤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预后更差。
即使栓塞范围较小,也可能因反射性肺动脉痉挛加重缺氧。反复发生的小栓塞可逐渐进展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长期影响心肺功能。少数患者血栓溶解过程中发生碎裂脱落,可能造成二次栓塞风险。高龄、肥胖、长期卧床等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概率更高。
出现疑似肺主动脉栓塞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抗凝、溶栓、介入取栓或手术等综合措施。恢复期需长期抗凝预防复发,避免久坐久卧,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高危人群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早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