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消化道大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休克等症状。
1、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表现为上腹痛伴呕血。治疗需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门脉高压致使食管胃底静脉扩张破裂,突发大量呕血。需紧急内镜下止血,药物可选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3、急性胃黏膜病变非甾体抗炎药或酒精刺激导致胃黏膜广泛糜烂出血,常见呕咖啡样物。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使用硫糖铝等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
4、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等肿瘤组织坏死侵蚀血管可引起持续隐血或大出血。确诊需胃肠镜取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姑息性止血治疗。
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禁食平卧,尽快就医完善血常规、内镜检查,出血期间避免粗糙食物,恢复期选择流质饮食。
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植入支架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支架手术可迅速开通堵塞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主要适用于血管狭窄超过70%、药物控制不佳或存在持续胸痛的情况。
1、手术必要性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常呈弥漫性,支架能精准解决关键狭窄部位。需结合冠脉造影评估,若多支血管病变可能需搭桥手术。
2、术后管理术后需严格控糖(糖化血红蛋白<7%)和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概率。
3、风险控制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风险较高,药物涂层支架优于裸支架,需定期复查冠脉CTA或造影。
4、综合治疗需同步控制血压血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需长期服用,同时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改善预后。
术后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心功能,出现胸闷气促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