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胎动通常在妊娠18-20周开始感知,28周后需规律计数。计数方法主要有每日固定时间静卧记录、餐后1小时观察、采用胎动记录表、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1、计数时间建议孕28周起每日早中晚各选1小时静卧计数,3次相加乘以4为12小时胎动值,正常范围30次以上。
2、观察方法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时胎动活跃,可侧卧位专注记录连续动作算1次,2小时内少于6次需警惕。
3、记录工具使用孕产APP或纸质胎动记录表标记每次胎动时间,便于纵向对比趋势变化。
4、异常处理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2小时不足10次或胎动突然减少50%以上,应立即就诊产科急诊。
建议保持左侧卧位计数,避免空腹或饱餐后立即测量,胎动异常时避免自行吸氧或用药,及时医疗干预是关键。
50岁月经20天不干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治疗、手术切除、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
1、内分泌失调:围绝经期激素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异常脱落,表现为经期延长。建议调整作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2、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时间长,常伴经量增多。超声检查可确诊,药物可选氨甲环酸片,较大肌瘤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3、子宫内膜息肉: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引发不规则出血,可能伴随同房后出血。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息肉摘除术是根治方法,术后可短期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
4、凝血异常:血小板减少或抗凝药物使用可能导致经血难止,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维生素K1注射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可改善凝血功能。
建议记录出血情况并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补充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预防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