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骨关节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
1、控制症状
骨关节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控制症状是治疗的首要目标,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也能减轻局部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2、延缓病情进展
延缓关节结构破坏需要长期管理,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等改善软骨代谢的药物。体重控制能有效减轻关节负荷,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避免关节过度使用和损伤也是重要措施。
3、改善关节功能
康复训练对维持和恢复关节功能至关重要,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等。辅助器具如护膝、拐杖能减轻关节负担。关节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清理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4、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适应慢性病状态,疼痛管理计划可减少药物依赖。调整日常生活方式如使用防滑垫、坐便器增高垫等安全设施。社交支持和疾病教育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5、预防并发症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控制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降低手术风险。骨质疏松预防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骨关节病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选择对关节冲击小的活动如水中运动。饮食上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关节保暖。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长期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