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狂犬疫苗期间出现外伤需及时清洁消毒并评估暴露风险,必要时需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接种狂犬疫苗期间若发生外伤,首先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液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污染物。浅表无出血的轻微划伤可自行用碘伏消毒,保持创面干燥。若伤口较深、位于头面部或手部,或暴露源为疑似狂犬病动物,需立即就医。医务人员会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追加疫苗剂量,若此前未完成全程免疫或距末次接种超过3个月,可能需重新接种。对于三级暴露(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接触),还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外伤处置后需继续完成原定疫苗接种程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撕裂。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出现发热或伤口异常需复诊。全程接种疫苗后仍需避免再次暴露,因抗体保护期有限。饲养宠物者应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接触流浪动物后即使无可见伤口也建议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