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脑梗患者双上肢麻木怎么办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患者双上肢麻木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患者出现双上肢麻木,应立即到医院神经科就诊,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患者在溶栓的治疗时间窗之内,应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患者双上肢麻木的症状可能会迅速地缓解。如果不适合溶栓治疗的,应进行保守治疗,主要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动脉硬化治疗、营养神经和脑保护治疗,及对症治疗等。如果患者遗留有双上肢麻木的症状,建议进行中医康复治疗,例如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等。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建议进行功能康复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脊柱损伤后如何防止关节挛缩

脊柱损伤后防止关节挛缩的关键在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包括科学的体位摆放、合理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并辅以物理治疗和注意预防感染等措施,从而有效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功能,避免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1、科学的体位摆放 在脊柱损伤后,确保病患的肢体维持适当的体位以预防关节挛缩是首要任务。例如,护理过程中应避免肢体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拉伸的异常状态,中立位是较为推荐的体位摆放方式。定期调整体位如每2小时一次不仅有助于避免关节挛缩发生,还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形成。可以使用支具、垫枕等辅助工具来优化摆放效果。 2、被动和主动运动的结合 早期被动运动是脊柱损伤患者防止关节挛缩的重要方法。即使患者自身无法主动活动,家属或康复师也可以为其定期进行关节的被动屈伸、旋转练习,每天次数控制在3-5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以维持关节活动度。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应该逐步鼓励患者参与主动运动,例如关节局部的简单屈伸或抓握练习,刺激肌肉与神经恢复。 3、物理治疗和辅助支具 借助物理治疗工具能进一步预防甚至缓解关节挛缩问题。超声波疗法、热敷、电刺激疗法等方式能帮助缓解肌肉僵硬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弹性。一些特定支具如足下垂支具、动态夹板能有效对抗畸形状态的发展,有助于维持关节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4、预防感染和炎症 脊柱损伤后的患者容易因制动导致局部炎症感染,而感染本身可能加剧关节僵硬问题。例如关节滑膜炎或肌腱炎这类并发症的发生会加速组织的纤维化,最终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需要关注伤口、创面及日常卫生,避免过度被褥压迫患处,必要时医生可开具适度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进行辅助治疗。 5、合理饮食强化康复 在康复过程中,饮食亦能提供支持。饮食应加强钙和蛋白质的摄入,例如选择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促进骨骼和肌肉的修复。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E的水果及坚果,可缓解炎症反应和组织氧化损伤。 脊柱损伤后,防止关节挛缩需要将康复贯穿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科学的体位管理、规律的运动训练、辅助物理治疗及良好营养支持等措施,患者可有效降低关节挛缩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定期复诊,与康复师和医生沟通具体进展,以确保康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