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紫癜性过敏性肾炎可通过抗过敏治疗、免疫调节、肾脏保护、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过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炎性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抗过敏治疗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控制过敏反应,严重者可短期应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需监测皮疹消退情况及尿常规变化。
2、免疫调节对于重症患者可采用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警惕感染风险。
3、肾脏保护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减少蛋白尿并延缓肾功能恶化。
4、对症支持出现水肿时限制钠盐摄入,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等降压药,严重肾功能不全需考虑血液净化治疗。
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急性期过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痛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风通常由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代谢异常、肾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增加低脂乳制品、蔬菜水果摄入,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尿酸排泄。
2、药物治疗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疼痛,降尿酸治疗常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
3、物理治疗急性发作时可局部冷敷缓解肿痛,慢性期可通过低频脉冲电磁场、超声波等物理疗法促进尿酸结晶溶解。
4、手术治疗对于痛风石导致关节严重畸形或压迫神经的患者,需手术清除痛风石,常见术式包括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痛风石刮除术等。
痛风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损伤,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酸值,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