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突然消瘦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胃炎突然消瘦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黄玉红
黄玉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胃炎患者突然消瘦可能由饮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萎缩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及病因排查进行干预。

1. 饮食摄入不足

胃部炎症导致食欲减退或进食后不适,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引发体重下降。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多酶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2. 消化吸收障碍

胃酸分泌异常影响食物分解,伴随腹胀、早饱感。可通过胃蛋白酶合剂、复方消化酶胶囊改善消化功能,同时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营养不良。

3. 幽门螺杆菌感染

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炎症加重,与上腹痛、反酸等症状相关。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确诊,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根除病原体。

4. 胃黏膜萎缩

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胃腺体萎缩,影响内因子分泌和营养吸收。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需使用叶酸、维生素B12注射剂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建议记录每日饮食及体重变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续消瘦需排除胃癌等继发病变,及时进行胃镜复查和肿瘤标志物筛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绞痛和反流性食道炎的区别

心绞痛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前者多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后者则因胃酸反流导致烧心或胸骨后灼痛。

1. 病因差异

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反流性食管炎则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胃内压增高,胃酸反流腐蚀食管黏膜。

2. 症状特点

心绞痛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紧缩感或压迫感,可放射至左肩臂;反流性食管炎以餐后平卧时烧灼痛为主,常伴反酸、嗳气。

3. 诱发因素

心绞痛常由运动、情绪激动诱发;反流性食管炎多与高脂饮食、咖啡因摄入或腹压增高相关。

4. 治疗方向

心绞痛需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肌供血;反流性食管炎以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联合促胃肠动力药为主。

两者均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但心绞痛发作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含服急救药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避免睡前进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