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成年人是否需要持续接种乙肝疫苗取决于体内抗体水平,主要与职业暴露风险、免疫功能状态、既往接种史、乙肝病毒接触概率等因素有关。
1、职业暴露风险医护人员、急救人员等高风险职业需定期检测抗体,抗体滴度不足时需补种重组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
2、免疫功能状态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低下人群抗体衰减较快,建议每1-2年检测表面抗体水平。
3、既往接种史完成标准三针接种程序后,90%健康成年人可维持保护性抗体超过15年,无须常规加强接种。
4、病毒接触概率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或性伴侣,建议每3-5年复查抗体,可选用20微克剂型的乙肝疫苗进行强化免疫。
普通健康成年人完成基础免疫后,通过定期体检监测抗体水平即可,日常需避免高危性行为及血液暴露。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季节性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快速传播性及病毒变异频繁。
1、季节性高发流感在温带地区呈现明显冬春季高发特征,与低温干燥环境利于病毒存活、人群室内聚集增多有关。
2、普遍易感性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持久免疫力,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重症,需优先接种疫苗。
3、快速传播性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基本再生数R0值可达1.3-1.8,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4、病毒变异频繁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产生新亚型,导致周期性大流行,需持续进行全球病原学监测。
保持室内通风、规范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早就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