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是否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需根据暴露等级和伤口情况综合评估。主要考虑因素有伤口深度、暴露部位、动物免疫史、患者免疫状态。
1、伤口深度三级暴露(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暴露)必须联合接种免疫球蛋白与疫苗,浅表伤口二级暴露通常仅需接种疫苗。
2、暴露部位头面部、颈部等神经丰富区域的高危暴露,即使为二级暴露也建议加注免疫球蛋白,因病毒抵达中枢神经时间更短。
3、动物免疫史明确接种过狂犬疫苗的家养宠物造成二级暴露可暂缓免疫球蛋白,流浪动物或野生动物暴露需立即使用。
4、患者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即使二级暴露也推荐联合免疫球蛋白,因疫苗可能无法有效诱导免疫应答。
建议暴露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及时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由医生根据WHO标准进行暴露分级处置。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季节性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快速传播性及病毒变异频繁。
1、季节性高发流感在温带地区呈现明显冬春季高发特征,与低温干燥环境利于病毒存活、人群室内聚集增多有关。
2、普遍易感性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持久免疫力,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重症,需优先接种疫苗。
3、快速传播性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基本再生数R0值可达1.3-1.8,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4、病毒变异频繁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产生新亚型,导致周期性大流行,需持续进行全球病原学监测。
保持室内通风、规范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早就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