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辅助检查主要有血常规、腹部超声、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功能检查等。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血常规检查操作简单,结果快速,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病情。
2、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胆囊内结石等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可重复进行,对于胆囊结石的检出率较高,还能评估胆囊周围是否有积液等并发症。
3、腹部CT
腹部CT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胆囊及周围组织的影像信息,对于评估胆囊炎症程度、判断是否有胆囊穿孔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渗出、胆囊内结石等情况,还能评估胆总管是否受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胆道系统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胆囊、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的解剖结构。对于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MRCP可以准确判断结石的位置和大小,评估胆道梗阻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5、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检测,可以评估肝脏功能状态和胆道梗阻情况。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若合并胆总管结石,则肝功能异常表现更为明显。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前可能需要禁食或进行其他准备工作。检查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若出现持续性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加重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平时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胆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