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肺炎与肺结核的CT影像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灶分布、形态特征、伴随征象及演变规律等方面,具体差异包括病灶位置、密度变化、支气管改变及淋巴结反应等。
肺炎多呈肺叶或肺段分布,边界模糊;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为多灶性分布,新旧病灶共存。
肺炎表现为斑片状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肺结核典型表现为结节、空洞及树芽征,空洞壁多较薄且规则。
肺炎常见胸腔积液但少有钙化;肺结核易伴卫星灶、钙化及支气管播散灶,淋巴结肿大常见环形强化。
肺炎治疗后2-4周病灶明显吸收;肺结核病灶吸收缓慢,纤维化、钙化等修复性改变更显著。
建议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尽早就医,CT检查需结合痰检、结核菌素试验等综合判断,避免延误诊治。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后常见反应包括局部红肿、低热、烦躁哭闹、食欲减退,多数属于轻微一过性反应。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发红或硬结,通常无须处理,48小时内冷敷可缓解肿胀,避免揉搓接种部位。
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下,建议家长多喂温水并减少衣物,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就医排查感染因素。
疫苗刺激可能导致婴儿短暂情绪不安,家长可通过怀抱安抚或分散注意力缓解,通常12小时内自行消退。
部分婴儿会出现暂时性奶量下降,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一般1-2天恢复。
接种后应观察72小时,若出现高热超过39℃、持续呕吐或抽搐等严重反应,需立即携带疫苗本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