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急性肾炎可能由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控制血压、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
1. 链球菌感染咽喉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后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治疗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苄星青霉素注射液。
2. 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EB病毒可能损伤肾小球基底膜,伴随水肿和高血压。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阿昔洛韦片,配合利尿剂呋塞米片缓解症状。
3. 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导致补体激活,出现少尿和肌酐升高。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严重时使用环磷酰胺注射液。
4. 遗传因素遗传性肾炎患者COL4A基因突变可早期发病,表现为听力异常和眼部病变。目前以控制症状为主,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片、ARB类氯沙坦钾片延缓进展。
急性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恢复期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新生儿肠绞痛可能由喂养不当、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益生菌补充、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喂奶过快或含乳姿势错误导致吞入过多空气,建议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可配合西甲硅油滴剂帮助排气。
2、肠道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肠道神经肌肉协调性差,家长需每天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使用温毛巾热敷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颠茄合剂缓解痉挛。
3、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腹胀腹泻,建议家长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可配合乳糖酶制剂,症状严重时需使用蒙脱石散止泻。
4、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与剖宫产或抗生素使用有关,表现为哭闹伴绿色稀便,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家长需记录每日哭闹时间与缓解措施,避免过度喂养,保持适宜室温,若持续哭闹超过3小时或伴随发热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