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新生儿泪囊炎主要由鼻泪管发育不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泪道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鼻泪管发育不全新生儿鼻泪管末端哈氏瓣膜未完全开放导致泪液滞留,表现为单侧眼部分泌物增多。可通过泪囊区按摩促进瓣膜开放,无须用药。
2、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约30%新生儿存在鼻泪管黏膜皱襞残留,阻塞泪液引流。症状为持续流泪伴黄色分泌物,若继发感染需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
3、继发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可导致脓性分泌物增多,可能与分娩时产道感染有关。需进行泪道冲洗并联合使用红霉素眼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4、泪道结构异常少数患儿合并泪小点闭锁或泪囊瘘管,表现为顽固性溢泪。需通过泪道探通术或硅胶管植入术进行矫正。
家长发现婴儿眼部分泌物异常应及时清洁眼部,避免压迫泪囊区,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需就医行泪道冲洗检查。
眼睛肿胀通常由睡眠不足、睡前饮水过多、过敏反应或眼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热敷、使用药物及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冷敷:用冷藏后的湿毛巾或冰袋包裹敷于眼部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适用于急性肿胀期。
2、热敷:48小时后改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物吸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3、药物缓解:过敏因素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感染需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4、生活习惯: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体液积聚,避免睡前2小时大量饮水及高盐饮食,轻柔按摩眼周促进淋巴回流。
若伴随视力模糊、剧烈疼痛或持续红肿需及时眼科就诊,日常注意眼部清洁并避免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