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急性胃扩张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频繁呕吐、脱水等症状,可通过胃肠减压、补液治疗、药物控制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暴饮暴食、胃肠梗阻、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引起。
1、上腹胀痛
急性胃扩张早期以持续性上腹胀痛为典型表现,触诊可见腹部膨隆伴肌紧张。疼痛多因胃壁过度牵拉及缺血导致,严重时可放射至背部。需立即禁食并采取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除平滑肌痉挛,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若合并感染可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炎。
2、频繁呕吐
患者会出现喷射性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胆汁或粪样物。反复呕吐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纠正失衡。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同时需警惕误吸风险,保持侧卧位。
3、脱水体征
大量体液丢失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治疗需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注速度。可联合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
4、呼吸困难
胃部过度扩张会压迫膈肌影响呼吸功能,表现为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紧急留置胃管引流减压,高流量吸氧改善通气。对于合并呼吸窘迫者,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严重时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5、休克前兆
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此时需快速扩容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持续心电监护。若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胃壁坏死,需行胃造瘘术或部分胃切除术。
急性胃扩张患者康复期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逐步过渡。每日记录出入量,避免食用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恢复后需定期复查胃功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术后患者应穿戴腹带减少腹腔压力。出现反复嗳气或早饱感应及时复诊排除幽门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