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冠脉CTA是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狭窄程度。
冠脉CTA通过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后,利用CT设备快速扫描心脏区域,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管腔形态及斑块特征。该检查对钙化斑块敏感度高,能识别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等不同类型病变,同时可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心肌桥等先天性变异。检查前需控制心率至每分钟60次以下,通常需服用β受体阻滞剂,并配合屏气训练以确保图像质量。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比剂引起的发热感或轻微恶心,但严重过敏反应概率较低。
冠脉CTA适用于冠心病筛查、胸痛病因鉴别、支架术后随访等场景,但对严重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对比剂过敏者需谨慎选择。检查后建议适量饮水促进对比剂排泄,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监测血压血脂,合并糖尿病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若检查发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应及时至心血管内科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先天性疾病,可能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先天性心肌梗塞主要由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瘘、心肌桥等先天畸形引起,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
1、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指冠状动脉未从主动脉正常位置发出,可能起源于肺动脉或其他异常部位。这种情况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在剧烈运动时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畸形程度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
2、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心腔或血管间的异常通道,会造成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诊断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可采用介入封堵术或外科结扎术,术后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3、心肌桥
心肌桥是冠状动脉某段被心肌纤维覆盖的先天变异,心脏收缩时压迫血管导致血流减少。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心绞痛,可通过冠状动脉CT确诊。症状明显者需使用地尔硫卓缓释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严重者考虑心肌桥松解术。
4、冠状动脉发育不良
冠状动脉发育不良表现为血管管腔狭窄或分支缺失,使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新生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发绀等症状,儿童期可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配合使用替格瑞洛片、曲美他嗪片等改善心肌代谢。
5、冠状动脉瘤
先天性冠状动脉瘤是血管壁发育缺陷形成的局部扩张,可能破裂或形成血栓。患者可无症状或出现胸痛,诊断依靠心脏超声或CT。治疗需根据瘤体大小选择保守观察、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
先天性心肌梗塞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活动耐量变化,出现气促、面色苍白等症状及时就医。成年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建议每3-6个月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