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鼻息肉病理通常指鼻腔或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可能由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阿司匹林不耐受、囊性纤维化等因素引起。
1、过敏性鼻炎长期过敏反应刺激黏膜水肿增生,表现为鼻塞和清水样涕。需避免过敏原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
2、慢性鼻窦炎反复感染导致黏膜持续性炎症,伴随脓性分泌物和面部胀痛。可选用抗生素和黏液溶解剂治疗。
3、阿司匹林不耐受药物代谢异常引发呼吸道高反应性,常合并哮喘。需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并接受白三烯调节剂治疗。
4、囊性纤维化遗传性疾病引起黏液异常稠厚,导致反复感染和息肉形成。需进行基因检测和综合对症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严重者需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切除息肉。
扁桃体发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艾灸辅助治疗,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炎症阶段、体质差异、操作规范、医生建议。
1、炎症阶段急性化脓期应避免艾灸,可能加重局部充血;慢性炎症期可尝试艾灸大椎穴、合谷穴等促进血液循环。
2、体质差异阴虚火旺体质患者艾灸易引发咽干加重,湿热体质需配合拔罐等疗法,建议中医辨证后操作。
3、操作规范须由专业医师选择天突穴、少商穴等穴位,采用雀啄灸法,单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烫伤黏膜。
4、医生建议合并高热或扁桃体周围脓肿时禁止艾灸,需优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扁桃体切除术。
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咽痛加剧或发热应及时停用艾灸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