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新生儿腹胀可能由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更换奶粉配方、医疗干预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喂奶过快或姿势错误导致吞入空气,表现为腹部膨隆伴频繁吐奶。建议采用拍嗝排气、少量多次喂养,无须用药。
2、肠道菌群失衡:新生儿肠道未建立正常菌群,可能出现腹胀伴绿色稀便。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3、乳糖不耐受: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腹胀、腹泻。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严重时可短期使用乳糖酶制剂。
4、肠梗阻:先天性肠道畸形或胎粪性肠梗阻可导致腹胀呕吐,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进行胃肠减压或肠造瘘手术,伴随呕吐胆汁样物等症状。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腹围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腹部,如出现拒奶、血便等急症表现应立即就诊。
小儿疝气术后一般1-3天可下床走路,具体时间受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患儿体质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
1、麻醉方式全麻患儿需完全清醒后逐步活动,局麻术后当天即可尝试站立。
2、手术类型传统开放手术恢复较慢需1-2天,腹腔镜微创手术6小时后可辅助活动。
3、患儿体质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恢复更快,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延长卧床观察。
4、术后反应无呕吐、疼痛轻微且伤口无渗血时,家长可辅助患儿床边短时站立。
术后初期家长需避免患儿跑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镇痛药物,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