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发烧38.5℃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休息、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感染、脱水、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辅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
2、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退热药。药物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补液休息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剧烈活动。观察尿量及颜色,防止脱水加重发热。
4、就医评估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伴随意识模糊、皮疹、颈部僵硬等症状,需急诊排除脑膜炎、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
发热期间宜选择粥类、果蔬汁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体温正常48小时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新生婴儿肚子胀气可通过拍嗝排气、腹部按摩、调整喂养姿势、使用益生菌等方法缓解,通常由吞咽空气、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功能未成熟等原因引起。
1、拍嗝排气喂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家长需注意拍嗝力度轻柔,每次喂奶后重复进行。
2、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家长需在婴儿清醒时操作,避开脐部,按摩时间不超过5分钟。
3、调整喂养姿势保持婴儿头部高于身体,奶瓶喂养时奶嘴充满液体。家长需观察婴儿吸吮节奏,避免过快吞咽空气。
4、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家长需遵医嘱选择婴儿专用制剂,避免自行用药。
若胀气伴随呕吐、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喂养后保持婴儿半卧位,避免过度哭闹吸入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