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艾滋病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
1、淋巴结肿大多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且无压痛,可能与HIV病毒持续复制刺激免疫系统有关。
2、反复低热体温常波动在37.3-38℃之间,发热无明显规律性,通常由免疫系统持续激活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引起。
3、慢性乏力患者常主诉持续疲劳感,休息后难以缓解,可能与病毒消耗CD4+T细胞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异常相关。4、体重下降
在未刻意节食情况下,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与病毒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及营养吸收障碍有关。
潜伏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若存在高危行为或疑似暴露史,建议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
判断女性是否感染艾滋病需要通过专业医学检测,主要方法有HIV抗体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核酸检测等。日常观察无法确诊,高危行为后建议及时就医筛查。
1、检测方法HIV抗体检测是常规筛查手段,窗口期为4-12周;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将窗口期缩短至2-6周;核酸检测最早7-10天可检出,适用于早期诊断。
2、症状警示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流感症状;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进入艾滋病期会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减、机会性感染等典型表现。
3、传播途径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
4、预防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可有效预防。孕妇感染需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任何疑似暴露都应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测,避免通过外表或症状自行判断。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