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脊髓损伤后小便不能自解怎么办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脊髓损伤后小便不能自解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白晓燕
白晓燕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脊髓损伤后小便不能自解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改善膀胱功能的常用方法。常用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可以减少膀胱过度活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有助于放松膀胱颈和尿道平滑肌;抗生素如呋喃妥因,用于预防尿路感染。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训练膀胱和盆底肌肉,改善排尿功能。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逐步延长排尿间隔,帮助恢复膀胱功能;盆底肌肉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控尿能力;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盆底神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物理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效果逐渐显现。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膀胱造瘘术通过在膀胱和腹壁之间建立通道,帮助尿液排出;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骶神经,改善膀胱功能;膀胱扩大术通过扩大膀胱容量,减少尿失禁。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后需密切随访。
4、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饮食调整包括增加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减少膀胱压力;水分管理包括适量饮水,避免过量饮水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排尿习惯包括定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生活方式调整需结合个人情况,逐步形成习惯。
脊髓损伤后小便不能自解需综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各有其作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改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膀胱炎尿血怎么治疗

急性膀胱炎尿血可通过多饮水、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局部热敷、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急性膀胱炎尿血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石、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滞留,促进细菌排出。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品。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急性膀胱炎尿血的常见原因,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500毫克每日一次、头孢克肟胶囊200毫克每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500毫克每日三次,疗程通常为5-7天。 3、止痛药物:尿血可能伴随膀胱疼痛或灼热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400毫克每日两次、对乙酰氨基酚片500毫克每日三次,注意避免长期使用。 4、局部热敷:下腹部热敷有助于缓解膀胱痉挛和疼痛。将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憋尿等不良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性生活后及时排尿以减少细菌感染风险。 急性膀胱炎尿血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