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腺性膀胱炎手术后通常不会更严重,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可缓解,少数可能出现复发或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电切术、激光切除术等,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腺性膀胱炎术后症状改善与规范治疗密切相关。经尿道电切术通过切除病变黏膜减轻尿频、尿痛症状,术后配合膀胱灌注治疗可降低复发概率。激光切除术利用精准能量汽化病灶,出血少且恢复快,适合局限型病变。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尿或排尿不适,与手术创面愈合过程有关,多数1-2周内逐渐缓解。术后需定期膀胱镜复查,监测黏膜修复情况。
极少数患者因病变范围广或体质特殊,术后可能出现膀胱挛缩、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若存在慢性炎症持续刺激或免疫异常等因素,病灶可能再次增生。术后复发者需重新评估病理类型,必要时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合并腺性膀胱炎恶变时,需扩大切除范围并密切随访。
术后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尿液。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排尿不适,或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术后3个月内禁止憋尿及剧烈运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若出现持续血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