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结核性腹膜炎腹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核性腹膜炎腹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结核性腹膜炎腹痛可通过抗结核治疗、腹腔穿刺引流、营养支持、止痛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结核性腹膜炎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腹腔结核病灶扩散、营养不良、合并其他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是结核性腹膜炎的核心治疗手段,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抗结核治疗需持续6-9个月,不可擅自停药。

2、腹腔穿刺引流

对于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腹腔穿刺引流可减轻腹胀症状。穿刺引流能降低腹腔压力,缓解腹痛,同时获取腹水进行化验检查。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继发感染。引流后可能需补充白蛋白防止低蛋白血症。反复大量腹水者可能需多次穿刺。

3、营养支持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建议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营养状况改善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灶修复。同时需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衡。

4、止痛药物

对于腹痛明显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但需注意避免掩盖病情。严重腹痛可考虑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使用止痛药时需评估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旨在解除梗阻或修补穿孔。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手术风险较高,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术后加强护理防止感染。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痛。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病情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腹泻严重会怎么样

慢性腹泻严重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需及时就医并调整饮食。慢性腹泻长期不愈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脱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脱水是腹泻最直接的后果,频繁排便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严重时可能导致低血压、头晕甚至休克。电解质紊乱常伴随脱水发生,钠、钾等关键电解质流失会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营养不良则因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治疗慢性腹泻需从病因入手,感染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环丙沙星;非感染性腹泻需调节肠道菌群,可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高纤维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白米粥、蒸南瓜、煮熟的胡萝卜。严重腹泻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慢性腹泻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的长期管理需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严重时务必就医,避免并发症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