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崴脚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消肿、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方式处理。崴脚通常由运动损伤、行走不稳、韧带松弛、关节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踝关节,防止二次损伤。
2、冷敷消肿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从足背向小腿方向缠绕,压力均匀适中,既能减少出血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平卧时将受伤踝关节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症状。
若48小时后肿胀未消退或出现剧烈疼痛、皮肤青紫、关节变形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除骨折可能,康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恢复。
腿酸痛持续数日可能由肌肉劳损、缺钙、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补钙、穿戴弹力袜、理疗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过度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导致乳酸堆积,建议热敷按摩并减少活动量,可配合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
2、缺钙低钙血症引发肌肉痉挛性疼痛,需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
3、静脉回流障碍久坐久站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形成,表现为胀痛伴水肿,需穿戴医用弹力袜,医生可能开具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循环药物。
4、腰椎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腿痛,常伴麻木感,需卧床休息并接受牵引治疗,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日适度散步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深静脉血栓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