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胎盘前置与胎盘植入属于妊娠期胎盘异常,前者指胎盘覆盖宫颈内口,后者为胎盘异常侵入子宫肌层,均可能导致产前出血等并发症。
1、胎盘前置胎盘前置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根据覆盖程度分为完全性、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典型表现为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出血。
2、胎盘植入胎盘植入是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按侵入深度分为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常见于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孕妇,易导致产后大出血。
3、诊断方法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磁共振成像可辅助评估植入深度,血清甲胎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胎盘植入风险。
4、处理原则胎盘前置需根据孕周和出血情况选择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胎盘植入多需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严重者可能需子宫切除术。
确诊胎盘异常孕妇应避免剧烈活动,定期产检监测胎儿情况,出现阴道流血立即就医,分娩建议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预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可通过孕前保健、孕期营养补充、避免致畸因素、定期产前筛查等方式干预。先天性心脏病预防需从孕前3个月开始持续至妊娠全程。
1、孕前保健建议孕前3个月完成风疹疫苗接种,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夫妻双方应进行遗传咨询,染色体异常家族史者需做基因检测。
2、营养补充妊娠前3个月起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维生素A过量,动物肝脏每周不超过100克。
3、规避致畸物远离电离辐射、有机溶剂和重金属污染。禁用异维A酸、丙戊酸钠等致畸药物,戒烟戒酒并避免二手烟暴露。
4、产前筛查孕11-14周完成NT超声,20-24周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高龄孕妇建议做无创DNA检测筛查染色体异常。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妊娠期出现持续心悸或水肿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胎儿心脏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