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慢性肾病

乳糜尿最常见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糜尿最常见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是丝虫病,其次可能与结核、肿瘤、创伤或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因素有关。乳糜尿主要表现为尿液呈乳白色或米汤样,可能伴随排尿不适或腰背部疼痛。

1、丝虫病

丝虫病是乳糜尿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班氏丝虫感染引起。寄生虫阻塞淋巴管导致淋巴液逆流入尿路,形成乳糜尿。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管炎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枸橼酸乙胺嗪片、阿苯达唑片等抗寄生虫药物,严重时需手术重建淋巴循环。

2、结核感染

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结核可压迫淋巴管,导致淋巴液渗漏至尿路。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较长。

3、肿瘤压迫

腹膜后肿瘤或腹腔恶性肿瘤可能侵犯淋巴系统,引发乳糜尿。常见于淋巴瘤、转移癌等疾病,多伴随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或手术切除。

4、外伤或手术

腹部外伤或泌尿系统手术可能损伤淋巴管,导致乳糜尿。常见于肾移植、腹膜后手术等医源性损伤。多数病例可自愈,严重时需行淋巴管造影明确漏口位置后手术修补。

5、先天性异常

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如淋巴管扩张症,可使淋巴液异常汇入尿路。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常合并其他系统畸形。轻症可观察,严重者需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等手术治疗。

乳糜尿患者应限制高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加重淋巴液生成。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维持营养平衡。注意观察尿液性状变化,若持续出现乳糜尿或伴随发热、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复查泌尿系统CT或淋巴造影,明确病因进展。长期乳糜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定期监测血浆蛋白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解脲支原体阳性是怎么回事

解脲支原体阳性可能由性接触传播、免疫力下降、泌尿生殖道黏膜损伤、医源性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增强免疫力、避免高危性行为、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性接触传播

解脲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属于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之一。不安全性行为或频繁更换性伴侣会显著增加感染概率。感染后可能出现尿道刺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并确保性伴侣同步检查治疗。

2、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慢性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增加解脲支原体定植风险。患者可能伴有反复尿路感染或盆腔炎症。建议调整作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3、泌尿生殖道黏膜损伤

导尿管置入、妇科手术等操作可能破坏黏膜屏障,使解脲支原体侵入组织。常表现为术后持续尿频尿急或阴道异常出血。需严格消毒器械,术后可预防性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4、医源性感染

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尤其在侵入性检查中风险较高。感染者可能出现检查后发热或局部红肿。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灭菌规范,患者术后出现症状时可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

5、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感染解脲支原体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孕晚期筛查阳性者需用罗红霉素软胶囊阴道给药,新生儿出生后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哺乳期母亲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解脲支原体阳性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衣并煮沸消毒,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动。若出现发热、腰骶剧痛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抗生素治疗结束后4周需复查PCR确认转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