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小孩触电后可能出现皮肤灼伤、心律失常、肌肉损伤、神经系统损害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或器官衰竭。触电危害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类型、接触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1、皮肤灼伤电流通过皮肤时会产生高温,导致局部组织烧伤。家长需立即用干燥绝缘物移开电源,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后就医处理。
2、心律失常电流干扰心脏电传导可能引发室颤或心跳停止。家长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即使表面无伤痕也需送医做心电图监测。
3、肌肉损伤强电流会导致肌肉剧烈收缩,可能造成骨折或横纹肌溶解。家长需检查孩子肢体活动度,出现肿胀或尿色加深须急诊处理。
4、神经损伤高压电可能损伤中枢神经,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家长需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记录触电时间及电压情况供医生参考。
所有触电儿童均需送医评估,24小时内密切观察有无迟发性心肌损伤,家中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教育儿童远离电源。
上吐下泻伴轻微发烧通常不建议立即服用退烧药,需优先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常见原因包括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
1. 补液优先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直接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2. 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退烧药可能加重胃肠刺激。
3. 病因排查若伴随腹痛、血便或持续高热,可能与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有关,需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
4. 药物选择确需退热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减少胃肠刺激,禁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消化道症状。
发病期间宜进食米汤、馒头等清淡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饮食,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