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跑步时出现尿失禁通常可以继续跑步,但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调整运动方式。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多数情况下,跑步诱发的压力性尿失禁与盆底肌功能减弱相关。这种类型多见于产后女性或中老年人群,运动时腹压增高导致尿液不自主漏出。可通过加强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替代部分跑步,使用卫生护垫防止尴尬。日常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排尿习惯。
少数情况下,尿失禁可能由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或糖尿病等病理因素引起。若伴随尿频尿痛、血尿或下肢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开具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接受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建议跑步前1小时控制饮水量,选择高腰压缩裤提供腹部支撑。运动时可每20-30分钟进行短暂盆底肌收缩训练,逐渐增加训练时长至10秒/次。记录漏尿发生的运动强度和环境温度,帮助医生判断诱因。长期未改善者需到泌尿外科或妇科进行专业评估,避免盲目坚持运动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