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脐疝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脐疝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脐疝通常由脐部发育缺陷、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脐疝可能与脐环闭合不全、频繁哭闹、慢性咳嗽、便秘、早产等因素有关。

1、脐环闭合不全

胎儿期脐带脱落后脐环应逐渐闭合,若闭合不全则形成薄弱点。腹腔内容物易从此处突出形成脐疝。多数患儿在2岁前可自愈,家长需避免挤压包块,可遵医嘱使用脐疝带辅助固定。若4岁后未愈或发生嵌顿需手术修补。

2、频繁哭闹

婴幼儿长时间哭闹会导致腹内压持续升高,促使肠管从脐部薄弱处膨出。家长需及时安抚孩子情绪,减少哭闹时长。哺乳后竖抱拍嗝、调整喂养方式可减少腹胀引发的哭闹。

3、慢性咳嗽

百日咳、哮喘等疾病引起的长期咳嗽会使腹压反复增高。治疗原发病可选用小儿止咳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咳嗽期间家长需观察脐疝是否增大或变硬,警惕嵌顿风险。

4、便秘

排便困难时用力屏气可加重脐疝。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适量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症状。

5、早产因素

早产儿腹壁肌肉及筋膜发育更不完善,脐环闭合延迟概率更高。需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定期监测疝环大小。若伴随肠旋转不良等畸形,可能需行腹腔镜脐疝修补术。

日常应避免过度包裹腹部,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记录包块突出频率与大小变化,若出现红肿热痛、呕吐等嵌顿表现须立即就医。多数小儿脐疝随着腹肌发育可自行消退,2岁前以观察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撞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子宫里面长息肉需要动手术吗

子宫息肉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1厘米以下无症状息肉可保守观察,超过1厘米或伴异常出血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体积较小的息肉若无异常出血、不孕等问题,可先尝试药物控制。常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内分泌,促使息肉自然脱落。同时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息肉变化,每3-6个月检查一次。日常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激素平衡。部分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如桂枝茯苓胶囊也可能获得改善。

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引起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时,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首选方案。该手术通过自然腔道进行,创伤小且能完整摘除息肉根部。绝经后女性若发现息肉伴内膜增厚,需警惕癌变风险,建议尽早手术并送病理检查。计划怀孕者若息肉影响胚胎着床,也推荐孕前处理。术后需预防感染并使用短效避孕药修复内膜,3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术后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内膜修复。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评估恢复情况,有生育需求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备孕。若出现发热、腹痛或异常分泌物增多需及时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