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小儿热疮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热疮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热疮通常由病毒感染、皮肤屏障受损、环境刺激、免疫力低下、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环境调整、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小儿热疮多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有关。病毒通过接触传播侵入皮肤黏膜后,常表现为口周或面部簇集性水疱,伴随灼热感和瘙痒。临床可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软膏等外用抗病毒药物,严重时需口服伐昔洛韦颗粒。家长需避免患儿抓挠患处,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皮肤屏障受损

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弱,汗液刺激或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伴渗出,好发于颈部、腋窝等皱褶部位。建议家长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选择pH5.5弱酸性沐浴露,保持患处干燥通风。哺乳期母亲需注意乳房清洁,避免母乳喂养时传播病原体。

3、环境刺激

高温潮湿环境易诱发热疹样皮损,常见于夏季包裹过严的婴幼儿。特征为针尖大小透明水疱,密集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应降低室温至24-26℃,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日温水擦浴2-3次。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避免使用爽身粉堵塞毛孔。

4、免疫力低下

疫苗接种后或感冒发热期间,机体免疫功能暂时下降可能激活潜伏病毒。皮损范围较大时可伴随淋巴结肿大,体温超过38.5℃需服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建议家长记录发作频率,必要时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6月龄以上婴幼儿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滴剂增强抵抗力。

5、过敏反应

食物或接触性过敏原可能诱发湿疹样改变,常见于过敏体质儿童。皮损多形性且边界不清,严重时出现糜烂结痂。需排查牛奶、鸡蛋等致敏食物,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炎症。母乳喂养母亲应限制辛辣海鲜饮食,配方奶喂养者可考虑更换深度水解奶粉。

保持患儿双手清洁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衣物床单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观察记录皮损变化情况,若出现化脓、发热或皮损持续扩散,应及时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恢复期可适量增加新鲜果蔬摄入,但需避免芒果、菠萝等可能致敏的水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门处有个硬疙瘩疼如何止痛

肛门处硬疙瘩疼痛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与痔疮、肛周脓肿等因素有关。 1、局部清洁:保持肛门区域清洁干燥,使用温水坐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清洁剂,以免加重不适。 2、冷敷热敷:急性疼痛时可使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减少肿胀和疼痛;慢性疼痛或炎症缓解后,可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硬疙瘩消退。 3、药物治疗:可使用非处方药物如痔疮膏马应龙痔疮膏、肛泰软膏或口服止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400mg、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4、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5、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肛门压力,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使用软垫减轻局部压力。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和鱼类。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整体健康。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肛周脓肿、肛裂等严重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