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吃葡萄对眼睛好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葡萄对眼睛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吃葡萄对眼睛有一定好处。葡萄富含花青素、维生素C、叶黄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保护视网膜、缓解视疲劳,但无法治疗眼部疾病。

1、花青素护眼

葡萄皮和籽中的花青素能促进视网膜细胞再生,增强夜间视力。花青素作为强抗氧化剂,可减少自由基对眼组织的损伤,延缓黄斑变性。每日适量食用紫黑色葡萄效果更显著。

2、维生素C抗氧化

葡萄中的维生素C可抑制晶状体蛋白氧化,降低白内障风险。维生素C还能强化眼部毛细血管,缓解因用眼过度导致的充血症状。但单纯靠葡萄补充维生素C效果有限。

3、叶黄素防蓝光

葡萄含有的叶黄素能过滤有害蓝光,保护黄斑区免受光损伤。叶黄素在人体无法自主合成,需通过饮食摄取。每天食用10-15颗葡萄可补充部分叶黄素需求。

4、改善视疲劳

葡萄中的葡萄糖和有机酸能快速补充能量,缓解长时间用眼导致的酸胀感。所含钾离子可调节眼压,对青光眼高危人群有一定预防作用。

5、辅助营养补充

葡萄中的锌元素参与视紫红质合成,缺乏时会导致暗适应能力下降。B族维生素可维持视神经传导功能正常。但葡萄并非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建议将葡萄作为护眼饮食的组成部分,搭配胡萝卜、蓝莓等食物效果更好。存在严重眼疾时需及时就医,葡萄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0克为宜。食用前充分清洗避免农药残留,连皮吃营养更全面。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早产儿不吸氧还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吗

早产儿不吸氧仍可能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与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吸氧仅是诱发因素之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核心发病机制是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越不完善。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在脱离母体后,可能因缺氧刺激产生异常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脆弱易出血,后期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即使未接受吸氧治疗,早产儿自身视网膜发育不成熟仍是病变的基础病因。临床数据显示,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中,约半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吸氧治疗可能加重视网膜病变进程,但并非唯一诱因。高浓度氧会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导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当氧浓度突然降低时,缺血区域会代偿性过度增生新生血管。但早产儿自身代谢紊乱、感染、贫血等因素同样会影响视网膜供氧。部分未吸氧的早产儿因宫内发育迟缓,视网膜血管化程度更低,病变风险反而更高。遗传因素如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突变,也可能独立于吸氧因素导致病变。

建议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低于2000克的早产儿,均应在出生后4-6周进行眼底筛查。家长需定期带患儿接受散瞳眼底检查,监测病变进展。喂养时注意维持适宜体温,避免剧烈晃动头部。若发现病变进入阈值期,可考虑激光光凝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母乳喂养有助于提供抗氧化物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E等营养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