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自发性腹膜炎需通过抗生素治疗、腹腔引流、营养支持、原发病控制和并发症管理等方式综合干预。该病多由肝硬化腹水感染、肠道菌群移位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水浑浊等症状,需紧急就医避免脓毒症等风险。
确诊后需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覆盖肠道菌群。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10-14天。肝硬化患者需注意药物肝毒性,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于大量感染性腹水者,需行腹腔穿刺引流减轻毒素吸收。每日引流2000-3000ml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防止循环障碍。严重者可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患者常存在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需补充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或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维持血清白蛋白>30g/L。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等微量元素促进修复。
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酸,预防应激性溃疡。
出现感染性休克需快速补液,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肝性脑病时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急性肾损伤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警惕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每日监测腹围、尿量和生命体征。恢复期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避免粗糙食物损伤曲张静脉。肝硬化患者应终身戒酒,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腹部超声,预防腹膜炎复发。出现腹胀加重或发热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