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髓炎换药怎么换?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髓炎换药怎么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骨髓炎换药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主要步骤包括伤口评估、清洁消毒、敷料选择和包扎固定。建议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加重。

换药前需准备无菌手套、生理盐水、碘伏、无菌纱布、医用胶带等物品。操作者需洗手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新生肉芽。使用碘伏由内向外环形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范围超过敷料边缘。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渗出较多时选用吸收性强的藻酸盐敷料,干燥伤口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时敷料需完全覆盖创面,胶带固定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换药频率根据渗出量决定,初期可能每天更换,后期可延长间隔。

骨髓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摩擦。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体温变化和伤口渗液情况,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复诊。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适当活动健侧肢体维持肌肉功能。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患肢负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膝盖骨折恢复期肿胀怎么办?

膝盖骨折恢复期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膝盖骨折恢复期肿胀通常由血液循环不畅、炎症反应、关节积液、肌肉萎缩、过早负重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建议在卧床时用枕头垫高小腿,坐位时把腿平放在凳子上。每次抬高持续30分钟,每天重复3次。抬高时注意避免压迫腘窝,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位。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毛细血管渗出,缓解张力性水肿。

2、冷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后期改用热敷促进吸收,温度控制在40℃左右。冷敷时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冷热交替能改善局部微循环,热敷后配合向心性按摩效果更佳。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温度刺激。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迈之灵片减轻组织水肿,塞来昔布胶囊控制无菌性炎症。药物需整粒吞服避免刺激胃黏膜,服药期间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肿胀可短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中药可选活血化瘀的脉络舒通丸配合使用。

4、物理治疗

采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梯度加压,每次20分钟每日2次。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积血吸收,频率1MHz强度0.8W/cm²。低频脉冲电刺激可预防肌肉萎缩,选择10Hz的断续波模式。治疗前需移除金属内固定物表面的敷料,治疗过程中保持关节中立位。物理治疗需持续2周以上才能显现效果。

5、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后开始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组20次每日3组。肿胀减轻后增加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使用CPM机从30°开始每日增加5°。下床活动时佩戴铰链式护膝,逐步增加负重从10%体重开始。锻炼后出现肿胀可冰敷15分钟,次日训练量减少20%。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恢复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每日摄入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多吃猕猴桃鲜枣等水果。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盐食物加重水钠潴留。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姿势,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肿胀持续加重伴皮肤发亮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就医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