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手指骨折后肿胀是骨折后常见的生理反应,通常由局部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或血管破裂导致。肿胀可能伴随疼痛、淤血、活动受限等症状,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现象,但需警惕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等特殊情况。
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会导致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引发肿胀。骨折断端刺激周围软组织产生炎症反应,释放前列腺素等物质,进一步加重肿胀。骨折后48-72小时内肿胀可能逐渐加重,之后随着炎症消退而缓解。早期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冷敷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排除骨髓炎等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严重肿胀可能压迫血管神经,导致手指远端苍白、麻木或刺痛。开放性骨折或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性肿胀,伴有脓性分泌物和全身发热。骨折复位不良可能造成持续肿胀,需通过X线检查确认对位情况。糖尿病患者或血液循环障碍者肿胀恢复较慢,更易发生并发症。若肿胀两周内无缓解或伴随异常症状,应复查排除复杂骨折、韧带损伤等可能。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避免下垂加重肿胀。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恢复期可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