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雾化吸入药物的使用需根据医生建议确定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保证疗效和安全。主要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化痰药三个类别,各类药物目的和适应症不同,使用前需根据个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
1、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缓解气道狭窄,常见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典型药物有沙丁胺醇如博利康尼和异丙托溴胺如爱全乐,可帮助快速解除气喘和呼吸不畅。使用时需按医生指示调整剂量,通常每次雾化时长为10-15分钟。长期使用需注意随访评估效果和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如普米克令舒常用于控制气道炎症,适用于哮喘长期控制期或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雾化吸入有助于将药物直接递送到肺部,减轻全身副作用,但不可超剂量或长期随意使用,以免引起皮肤变薄、感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时间应限制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
3、化痰药
化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适用于痰液过多且粘稠的患者,用于稀释痰液,方便咳出,预防呼吸道阻塞的发生。这类药物对感冒、肺部感染引起的痰液过多以及某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效果显著。进行化痰类雾化时需注意饮水以帮助保持痰液稀释,避免刺激性咳嗽。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雾化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如定期消毒装置,防止细菌滋生,导致交叉感染。正确佩戴口鼻罩或咬嘴,确保药物吸入量有效。同时,雾化结束后可用温水漱口以减少药物残留引发的不良反应,如口腔感染等。
雾化吸入用药需根据病因与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调整药物或频率,以免影响疗效或造成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通过规范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尽可能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