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肠镜一般能检查出部分小肠疾病,但存在检查盲区。小肠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小肠肿瘤、肠结核等,肠镜可观察到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病变,但对深部小肠的检查效果有限。
肠镜通过肛门进入可检查直肠、结肠及回肠末端约50-60厘米范围,适用于炎症性肠病、息肉、溃疡等病变的检出。对于十二指肠降部及空肠近端的病灶,如糜烂、出血点或浅表肿瘤,肠镜配合活检能明确诊断。但受限于器械长度和肠道弯曲度,更远端的小肠如空肠中远段及回肠上段通常无法直接观察,此时需结合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
部分特殊类型小肠疾病可能无法通过常规肠镜发现。例如位于小肠深部的微小血管畸形、早期淋巴瘤或黏膜下肿瘤,因病灶隐匿或位于肠壁深层,普通肠镜检查易漏诊。此外,功能性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虽有小肠症状,但肠镜通常无器质性病变表现,需结合其他检查评估。
若怀疑小肠疾病但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建议进一步做胶囊内镜、CT小肠成像或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日常出现持续腹痛、便血、不明原因贫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避免自行判断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