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肾结石

肾结石尿常规表现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结石尿常规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文生
刘文生 北京积水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结石尿常规表现可能包括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增多、尿pH值异常以及结晶尿。这些指标有助于初步判断肾结石的存在及相关情况。
1、血尿:肾结石在移动或摩擦尿路时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引起血尿。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数量增多是常见表现。对于轻微血尿,多饮水有助于缓解症状;若血尿严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2、蛋白尿:肾结石可能伴随肾脏功能受损,导致蛋白尿。尿常规中蛋白含量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需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进一步评估肾脏功能。
3、白细胞增多:肾结石易引发尿路感染,导致尿常规中白细胞数量增多。若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一次。
4、尿pH值异常:肾结石的类型与尿pH值密切相关。尿酸结石患者尿pH值常偏低,而磷酸钙结石患者尿pH值偏高。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碱性食物摄入,有助于调节尿pH值。
5、结晶尿:尿常规中观察到结晶是肾结石的重要提示。不同类型的结晶对应不同的结石成分,如草酸钙结晶提示草酸钙结石。多饮水、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
肾结石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如多饮水、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促进尿液排泄和预防结石复发。同时,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脏B超,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结石尿液浑浊检查什么

肾结石尿液浑浊的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尿液分析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结晶;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血液检查可评估肾功能和代谢异常。 1、尿液分析:尿液浑浊可能与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有关。尿液分析可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这些成分,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结石。同时,尿液pH值和比重也可提供重要信息。 2、超声检查: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肾脏和尿路结构。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评估是否存在肾积水或其他并发症。 3、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肾结石的金标准,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CT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结石的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4、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以及电解质和钙、磷等代谢指标。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是否受损,并排查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导致的结石形成。 5、尿培养:尿液浑浊可能由尿路感染引起,尿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根据培养结果,医生可针对性选择抗生素治疗,避免盲目用药。 肾结石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3升,以稀释尿液并促进结石排出。饮食上应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豆类、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定期复查尿液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结石变化及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