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周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死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规律用药、适当运动及心理调节以减少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日常管理与健康监控可显著降低后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合理饮食管理
脑梗死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以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肝脏和油炸食品摄入,以防加重血管堵塞。补充优质蛋白质,例如鱼类、大豆制品,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适量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2、遵医规律用药
脑梗死患者常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降脂药物如他汀类以及控制血压的药物如缬沙坦来预防复发。用药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擅自减药停药,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还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以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如果出现如头晕、乏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3、适度运动调节
恢复期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太极以及在康复师指导下的基础肢体活动,这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和肢体协调性。运动量宜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心血管负担过重。每天保持30分钟轻中度活动是比较合理的目标,但活动中一旦出现胸闷或气促,需立即停止并咨询
4、健全心理与睡眠管理
许多患者在脑梗后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卧室环境宜安静舒适,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无烟、远离酒精过度饮用也对心脑健康至关重要。
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可以显著减少复发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警惕健康细节。通过饮食调整、用药依从性、科学运动和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维持身心健康,必要时及时寻求医生帮助,这是减少病情复发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