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死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主要鉴别要点在于症状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严重程度,前者通常持续时间短、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后者多为持续剧烈疼痛,需紧急治疗。具体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临床处理方面展开分析。
1、发病机制
心绞痛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通常在劳累、情绪激动或寒冷刺激等诱因下发生,休息后缓解。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心肌坏死,多为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所致,其发病常伴有明显器质性损伤。
2、症状表现
心绞痛的疼痛多位于胸骨后,表现为压榨样或烧灼感疼痛,常向左肩、左臂或下颌放射,但持续时间一般少于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肌梗死疼痛更严重,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休息及硝酸甘油多数无效,且可能伴随出汗、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3、辅助检查及诊断
临床上,心肌酶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MB的升高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而心绞痛时这些指标通常正常。心电图在心绞痛时可能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一过性缺血性改变,而心肌梗死则多体现为ST段抬高或T波深倒。必要时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4、治疗方案
针对心绞痛,可采用短效硝酸酯类药物快速缓解症状,同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心肌梗死需急症处理,常规起始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血管扩张药物如硝普钠,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紧急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虽有一定相似性,但发病机制及后果差异显著。怀疑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急诊抢救,避免延误治疗带来不可逆后果。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应坚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和规律运动,并按需定期体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梗死发作症状

心肌梗死发作时,症状可能包括胸痛、气短、冷汗、恶心和意识模糊。这些症状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需立即就医。心肌梗死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胸痛: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左胸部,可能放射至左臂、下颌或背部。这种疼痛通常持续超过20分钟,伴随压迫感或烧灼感。立即就医是关键,医生可能会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吗啡等药物缓解症状。 2、气短:心肌梗死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时或平躺时。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充血。患者应保持半卧位,减少活动,医生可能会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肺部充血。 3、冷汗: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冷汗,皮肤湿冷。这是身体对剧烈疼痛和应激反应的表现。保持患者温暖,避免过度紧张,医生可能会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缓解焦虑。 4、恶心:心肌梗死患者常感到恶心,甚至呕吐。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导致胃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患者应避免进食,保持安静,医生可能会使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缓解症状。 5、意识模糊:严重的心肌梗死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或晕厥。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心肌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