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营养不良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复合维生素B片、蛋白粉、乳酸菌素片、复方氨基酸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营养不良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病因针对性用药。
1、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适用于锌元素缺乏导致的食欲减退或生长发育迟缓。该药物含锌离子,可参与多种酶的合成,改善味觉敏感度。需注意避免与含钙、铁食物同服影响吸收。
2、复合维生素B片
针对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舌炎等症状。包含维生素B1、B2、B6等成分,能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红细胞生成。长期饮酒者需增加剂量。
3、蛋白粉
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肌肉萎缩或低蛋白血症。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制剂可快速补充优质蛋白。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用量。
4、乳酸菌素片
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营养吸收障碍。含活性乳酸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营养物质分解。不宜与抗生素同时服用。
5、复方氨基酸胶囊
适用于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含18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可直接参与组织修复。需监测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营养不良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保证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摄入,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重度营养不良需住院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定期监测体重、血清白蛋白等指标。避免自行服用营养补充剂掩盖潜在疾病,所有药物使用需经临床营养师评估指导。
急性消化道出血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禁食补液
急性期需绝对禁食,通过静脉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维持循环稳定。使用生理盐水快速扩容时需监测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低于70g/L应考虑输血治疗。同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性状变化。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可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联用血管收缩药物如盐酸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止血药物如蛇毒血凝酶注射液适用于弥漫性渗血。
3、内镜下止血
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可采用钛夹夹闭血管残端、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氩离子凝固术等方法止血。食管静脉曲张者可实施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行热探头电凝治疗。
4、血管介入治疗
对于内镜治疗失败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定位出血血管,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动脉。门静脉高压患者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控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5、手术治疗
持续出血危及生命时需外科干预,胃十二指肠溃疡可选择胃大部切除术,贲门黏膜撕裂实施缝合修补术,恶性肿瘤出血需根治性切除。术中进行术中内镜检查可提高出血点定位准确性。
出血控制后需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康复期应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可能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使用。长期随访监测血红蛋白和粪便潜血,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评估门静脉高压情况。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应立即平卧并禁食,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至有消化内镜条件的医疗机构。